1 CCC认证工厂检查中常见问题及分析 1.1组织结构和职责 CQC-C1301-2014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工厂应规定与认证要求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并在本组织管理层中*质量负责人, 无论该成员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 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1) 确保文件的要求在工厂得到有效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2) 确保产品一致性以及产品与标准的符合性; (3) ) 正确使用CCC标志和证书, 确保加施CCC标志产品的状态持续有效”。检查中发现, 一些获证企业的组织架构不完善, 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不明确, 对于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导致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混乱无序, 各工序、各岗位的质量要求不明确, 关键岗位人员的质量责任未得到落实。特别是工厂任命的质量负责人, 未经过相关培训, 能力不足, 误认为自己仅是管产品检验和质量的, 而忽略了CCC体系中的其它相关要求。事实上, 质量负责人首先应是管理层的一员, 无论是分管生产、品质还是财务, 都必须能胜任质量负责人的工作, 了解CCC体系的基本要求, 承担质量负责人的职责, 确保体系建立、运行和保持, 并准确理解产品一致性的控制要求, 确保CCC证书和标志的正确使用, 否则, 就会给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造成被动局面, 要么是少数几个人的疲于处理质量应急情况, 天天“救火”, 要么就是组织疏于质量管理工作, 产品质量波动较大。 1.2文件管理 CQC-C1301-2014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 确保对文件进行有效控制, 确保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及有效性。在检查中发现, 有的工厂不重视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得不到有效的作业指导文件。如生产现场的关键工序操作工不能提供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或相关工艺文件, 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工艺参数的设定和控制。有的工厂的管理体系文件缺乏可操作性, 文件内容生搬硬套, 与工厂的实施情况脱节, 作业指导文件缺乏指导意义, 导致关键工序设定的工艺参数与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不一致。自2002年开展安全玻璃产品认证工作以来, 认证规则及相关产品标准已进行了多次修订, 有的企业未及时对体系文件进行更改, 产品标准未及时更新, 甚至现场使用作废文件, 文件管理混乱。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获证企业对文件管理和标准化工作不重视, 而这种不重视更多源自于企业的管理团队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不够。 由于近10多年来安全玻璃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因此, 生产企业发展粗放, 管理思想落后。 1.3关键岗位人员能力 一个认证工厂除了质量负责人履行职责的能力非常重要之外, 关键岗位人员的能力往往也成为影响产品质量和认证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由于企业竞争激烈, 关键岗位人员流动较大, 不同企业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有所差异。有的工厂不重视人员的培训和上岗考核, 导致人员能力不足, 产品质量不稳定。检查中发现, 产品质量问题较多的项目均与关键岗位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有关。 笔者通过长期的检查分析发现, 钢化玻璃成品的碎片状态试验不合格, 主要原因是钢化工序操作工对工艺参数的设定和控制不合理, 或者是钢化炉局部出现了故障未能被及时发现。夹层玻璃的耐热性试验出现气泡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主要原因是操作工对合片、初压、高温高压等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和工艺参数设定不正确, 中间层材料的储存环境及合片室环境控制不符合要求。中空玻璃初始露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流程控制不合理, 操作工在干燥剂灌装后未尽快合片打胶密封, 或者在灌装干燥剂之前未对其进行检验, 使用了失效的原材料。 *试验是工厂检查中产品一致性核查的重要部分, 也是验证工厂的检测设备、人员能力、产品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试验由工厂的检验员负责完成, 而在检查中时常发现, 工厂的检验员手中无产品标准, 且未经过培训考核, 不能正确理解标准和试验方法要求。如GB15763.2—2005中规定碎片状态试验是在试样较长边的中心线上距离周边20 mm左右的位置, 用尖端曲率半径为0.2 mm士0.05 mm的小锤或冲头进行冲击, 使试样破碎。而有的工厂检验员进行碎片状态检验时, 拿起小锤在试样的随便一个地方敲下去, 试样破碎后也不清楚计数和判定的要求, 仅凭自己的感觉来判定。 1.4采购与关键原材料控制 近年来, 由于关键原材料生产企业数量的*增长, 企业间恶性竞争导致了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工厂只顾降低成本, 不重视关键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甚至选用低价劣质的原材料, 从而影响了安全玻璃的产品质量。关键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 因此, 2014年国家认监委颁布的认证实施规则对关键原材料的采购与质量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CQC-C1301-2014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对于采购的关键件, 工厂应识别并在采购文件中明确其技术要求, 该技术要求还应确保较终产品满足认证要求”。 笔者在检查中发现, 一些工厂未真正理解该条款的要求, 仍停留在旧版实施规则对关键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评价、进货检验及定期确认检验上, 过多地关注了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 而忽略了对关键原材料技术要求的识别和明确。实际上新版的实施规则要求工厂更严格地控制关键原材料质量, 要明确关键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如夹层玻璃中间层材料、中空玻璃密封胶、干燥剂等的性能要求。工厂要建立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 在进货时完成对关键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进行验证和/或检验, 要选择适当的控制方式确保关键原材料的质量特性持续满足技术要求。要求工厂不但建立和保持关键原材料合格生产者/生产企业名录, 并从中采购, 还应做好关键原材料的出入库及库存的管理, 保存采购和使用的记录, 以确保原材料的产品质量, 控制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1.5产品质量检验 国家认监委发布的2014年*1号公告中2.3条款规定, 例行检验是为剔除生产过程中偶然性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品, 通常在生产的较终阶段, 对认证产品进行的**检验, 例行检验允许用经验证后确定的等效、快速的方法进行。确认检验是为确保认证产品的安全性能持续满足认证要求而定期进行的检验。CQC-C1301-2014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 对较终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进行控制, 应规定检验频次、项目、内容、方法和判定等。 笔者检查中发现, 一些工厂规定了例行检验要求, 但检验项目不齐全或未进行**的检验。以建筑用钢化玻璃为例, GB15763.2—2005标准中7.1.2条款规定,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厚度及其偏差、外观质量、尺寸及其偏差、弯曲度, 检查时经常发现工厂提供的例行检验记录为抽检, 非**检验, 或检验记录中缺少弯曲度检验项目。有的工厂为了节省费用, 擅自减少安全玻璃确认检验的项目, 或降低检验频次, 导致获证产品的质量不能保证。 1.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CQC-C1301-2014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配备的检验试验设备能力应满足认证产品批量生产时的检验试验要求, 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笔者检查中发现, 有的企业用于建筑安全玻璃确认检验的霰弹袋冲击试验机不满足试验要求, 主要是框架结构、固定方式及冲击体释放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 导致试验机框架刚性不足、冲击体不能以自由落体方式冲击, 从而不能准确完成试验。GB/T 11944—2012中6.3条款规定中空玻璃的露点应<-40℃, 而有的企业提供的露点仪校准证书中仅包含-20℃、-30℃温度的校准结果, 不能保证露点仪满足试验要求。 CQC-C1301-2014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6.2条规定:“……对于委托外部机构进行的校准或检定活动, 工厂应确保外部机构的能力满足校准或检验定要求, 并保存相关能力评价结果”。而目前大部分工厂提供不出检定/校准机构能力评价结果的相关证据。 1.7内部质量审核 CQC-C1301-2014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确保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持续符合性、产品一致性以及产品与标准的符合性。笔者在检查中发现, 有的工厂制定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文件中, 缺少对认证产品一致性的要求, 内审记录中无产品一致性的审核内容。主要原因是部分工厂依靠咨询公司建立的CCC质量体系, 咨询公司未正确掌握安全玻璃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 而是按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体系文件, 内审程序中只体现ISO9001体系运行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审核要求, 遗漏认证产品一致性及与标准符合性的要求。 1.8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贯穿于整个体系运行过程, 涉及产品设计、关键原材料技术要求及采购控制、生产工艺及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关键原材料及产品的存储和防护等质量环节。CQC-C1301-2014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对可能影响产品一致性及产品与标准的符合性变更进行控制。产品一致性控制是CCC体系区别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等体系较重要的一项, 但很多工厂对产品一致性控制的意识不强, 甚至不清楚在哪些方面控制产品的一致性。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有以下几方面: (1) 获证工厂随意变更关键原材料, 现场生产认证产品所使用关键原材料的制造商与产品描述或认证证书中备案的不一致。 (2) 工厂的获证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 但未及时申请变更。如建筑用钢化玻璃证书中较小邻边夹角为45°, 而现场在生产邻边夹角为30°的产品。 (3) 对认证单元划分要求不清楚, 现场生产无证产品。如工厂仅持有中间层为0.76 mm PVB的建筑用普通夹层玻璃认证证书, 而现场在生产中间层为0.76 mm PVB的建筑用钢化夹层玻璃。 1.9 CCC证书及认证标志的使用 CQC-C1301-2014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应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等规定管理和使用CCC证书和认证标志。安全玻璃的CCC标志使用方式大多是丝印至玻璃本体或印刷在产品合格证上。 笔者检查中发现, 有的工厂提供的《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印刷/模压标志批准书》中只包含部分获证产品, 未覆盖企业全部获证产品, 且不能提供CCC标志的使用记录。原因是有的工厂较初只生产一种产品或获得少量证书, 后来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或能力的扩大增加了多张证书, 但未及时申请变更印刷/模压标志批准书。 有的工厂提供的《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印刷/模压标志批准书》有效期**期, 未及时申请重新年检。国家认监委2014年颁布了《国家认监委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发放管理工作改革有关事项的公告》 (2014年*36号公告) , 调整了CCC标志印刷/模压批准书有效期,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印刷/模压标志批准书》的有效期, 由原来的一年调整为与其对应的CCC证书的有效期相同。虽然不再要求每年进行年检, 但要求与CCC证书的有效期保持一致。 2认证工厂改进建议 通过对目前安全玻璃CCC认证工厂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分析, 笔者认为不同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情况,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 管理者转变观念, 提高对认证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些工厂**误认为CCC体系就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情, 只要他们做好了, CCC体系认证就通过了。实际上并非如此, 正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全员参与的原则,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 职责明确分工合作, 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 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2) 强化质量体系的建设工作。从组织建设入手, 使质量管理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质量责任, 细化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能, 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3) 加强企业员工培训。不仅从技术层面培训, 还要从管理层面培训。培训要分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企业管理层的培训, 通过培训使管理层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证工作的必要性、质量在竞争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产品质量的社会责任, 在端正认识的同时, 使他们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二层次是对企业中层和基层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了解质量管理的要求和质量体系运行的方法, 能够将质量管理工作切实落实下去。*三层次是对员工的培训, 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 使员工掌握生产工艺、熟悉产品质量要求和过程控制方法, 并开展和落实“三检制度”。 (4) 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建设和管理。针对安全玻璃生产重经验、轻管理的现状, 获证企业应该努力开展标准化工作, 使生产工艺、作业流程、过程控制规范都标准化, 加强产品一致性管理, 使员工处处有章可循, 把企业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标准化, 使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提高并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5) 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获证企业应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 对于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和后果应予以考核和处罚, 对于有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行为和业绩应予以表彰和奖励。但值得注意的是, 以往一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绩效考核制度和方法, 收效不理想。究其原因, 多数是因为以往的考核重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且考核管理粗放, 不能反映质量管理中的要害问题。因此, 获证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绩效考核制度时, 应先着重将质量管理责任进行过程分解, 让整个作业流程中的各个工序或工位明确自己的质量责任, 让各个管理部门的各个管理岗位明确自己的质量职能, 重点控制和考核过程管理, 解决关键的质量影响因素, 防微杜渐。